
孩子总是无缘无故眨眼睛、皱鼻子、清嗓子,甚至突然发出怪声?这可能是小儿抽动症在作祟!据统计,我国约有5%-20%的学龄儿童曾出现过抽动症状。今天,合肥天使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黄大斌带您了解抽动症发作的常见诱因,帮助家长科学应对!
一、什么是小儿抽动症?
小儿抽动症(Tic Disorders)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
运动性抽动:眨眼、耸肩、扭脖子等 发声性抽动:清嗓子、咳嗽、发出怪声等 症状时轻时重,可能持续数周至数年。
二、抽动症发作的7大常见诱因
1. 心理压力因素
考试焦虑、家庭矛盾等情绪压力 父母过度严厉或期望过高 校园欺凌或人际关系紧张 (临床案例:8岁男孩因父母离婚,抽动症状明显加重)展开剩余59%
2. 感染因素
链球菌感染(PANDAS综合征) 上呼吸道感染后症状加重 肠道菌群失衡
3. 疲劳与睡眠不足
熬夜写作业或玩手机 睡眠质量差、多梦易醒 过度参加课外辅导班
4. 饮食诱发
含咖啡因食物(巧克力、可乐) 食品添加剂(人工色素、防腐剂) 高糖高油饮食
5. 环境刺激
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 强光、噪音等感官刺激 季节交替时症状波动
6.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抽动症或强迫症病史 男孩发病率是女孩的3-4倍
7. 神经递质失衡
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异常 基底神经节功能失调
三、家长应该怎么做?
1. 减少诱因
营造轻松家庭氛围 保证充足睡眠(学龄儿童每天9-11小时) 限制电子屏幕时间(每天≤1小时)
2. 科学应对
不要刻意提醒或制止抽动动作 通过游戏、运动转移注意力 记录症状日记(发作时间、诱因等)
3. 及时就医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到儿童神经内科或发育行为科就诊:
✓ 症状持续1年以上
✓ 影响学习和社交
✓ 伴有强迫行为或情绪问题
发布于:江苏省
广州米牛配资,配资坊,可转债配资业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